MIX亚洲人为源排放清单正式发布
MEIC模型团队为东亚模式比较计划(MICS-Asia)开发的2008年和2010年亚洲排放清单产品MIX于近日正式发布。MIX清单旨在为大气化学模式和气候模式提供最新、最精确的排放清单数据,采用集合开发方法,集成了MEIC、REAS2、PKU-NH3、CAPSS等亚洲各地区最新的排放清单成果,建立了涵盖10种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以2008和2010年为基准年的0.25度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目前,MIX清单已用于支持东亚模式比较计划第三期(MICS-Asia Ⅲ)的模拟研究,并被联合国半球大气污染传输计划(HTAP)采用。点击这里下载MIX网格化清单。
MEIC模型为国家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提供支撑
为加强科技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各地开展大气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环境保护部于近期分两批发布了八项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涉及大气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可吸入颗粒物(PM10)、道路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颗粒物等方面。MEIC模型团队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力量,参与了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设计,并主持和参加了多个指南的编制工作。
从2013年下半年起,环保部开始着手建立我国排放清单编制技术体系。贺克斌教授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提出了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基本思路,即先按照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源源类两个方向分别出发,编制单项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待各方面对清单编制工作有一定认识和基础后,再将城市和区域网格化,编制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以及包含污染源时空变化信息的源排放清单技术指南。MEIC模型团队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力量,主持了多项指南的编写和起草工作。目前,MEIC团队正在面向城市或区域联防联控和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需求,起草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和污染源时空变化信息的城市人为源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相关链接:
关于发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5项技术指南的公告
关于发布《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技术指南的公告